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原理及注意事项介绍!
发布时间:2020-07-07 点击次数:1688
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原理及注意事项介绍!
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如玉米、花生、大米和小麦等谷物及其副产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过动物代谢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M1仍然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广泛存在于牛奶、血液、组织等食品中。
本产品的工作原理是黄曲霉毒素抗体固定于柱内凝胶上,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经过提取、过滤、稀释,然后缓慢通过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在柱内黄曲霉毒素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未结合的其他物质。用甲醇洗脱黄曲霉毒素,注入到分析仪器中进行检测。
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在使用时应注意下面这些事项:
1、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应戴手套操作。
2、使用过的玻璃容器及黄曲霉毒素溶液用5%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过夜。
3、不要使用过了有效日期的免疫亲和柱。
4、免疫亲和柱不使用时要2-8℃保存,不可冻存。
5、使用前,免疫亲和柱需回至室温(22-25℃)。
6、取样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减,但不可太少,同时提取液体积要按比例随之改变。
7、pH:上柱液pH要在6~8之间,若偏离此范围需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本产品适合于和HPLC、LC-MS及AFT酶免分析试剂盒结合使用,定量检测AFB1、AFB2、AFG1、AFG2。适用于谷物、食品、中药等样本中的AFB1、AFB2、AFG1、AFG2的净化处理,提高了样品的纯度。纯化后的样品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测定。
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将抗体键合在凝胶上,使其与黄曲霉毒素特异性结合,从而实现分离净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