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博奥通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网站!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3621157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浅谈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浅谈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11      点击次数:146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简称PSP)是一种神经毒素,因人们误食了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而产生麻痹性中毒的现象,所以称之为麻痹性贝毒。其毒理与河豚毒素(TTX)相似,主要是通过对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而抑制神经的传导。麻痹性贝毒在许多种不同的贝毒中毒事件属zui严重,因其强烈毒性,经常造成消费者中毒死亡事件,并且具有广布性与高发性。
 
  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
 
  检测标准
 
  有关赤潮毒素的毒性标准各国规定不一,分析方法也有差异。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小白鼠生物分析法分析PSP毒性,仅荷兰、丹麦及英国(苏格兰)规定同时使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PSP毒性。警戒(安全)PSP毒性一般规定为80μg STXeq·(100 g)-1,即相当于400 MU·(100 g)-1,这在整个欧洲国家属于政府规定标准。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均采用这一标准,这一标准也是*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规定及*的标准。菲律宾和挪威的PSP毒性警戒标准限制为40μg STXeq·(100 g)-1[相当于200 MU·(100 g)-1]。英国的北爱尔兰则将PSP毒性警戒标准规定为32μg STXeq·(100 g)-1。  依据上述情况,中国将PSP毒性的警戒标准暂定为80μg STXeq·(100 g)-1,即每100 g贝类软组织中PSP毒性的STX当量值不得高于80μg[对KM系小白鼠而言,约423 MU·(100 g)-1]。检测方法有小鼠生物测定法、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在这些检测方法中小鼠生物法是常用的方法。
 
  生物分析法
 
  小鼠生物法是利用麻痹性贝毒易溶于酸性溶液,酸性条件下热稳定的性质,在pH值2~3,煮沸5 min提取麻痹性贝类毒素,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小鼠产生特殊的抽搐麻痹症状并死亡,根据小鼠死亡时间,判断毒性大小。该法易掌握,不需要使用专门仪器,但操作繁琐,灵敏度不高,且在酸性环境中加热有可能导致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转变为相应的氨基甲酸酯类毒素,使毒性增大,而且花费高、重现性差、可比性低、需大量使用小鼠,不适合大规模的现场检测。基于麻痹性贝毒特异结合钠离子通道的特性,细胞毒性试验也被用于麻痹性贝毒的检测。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s,ELISA)具有方便迅速的优点,已有售商品化的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由于抗体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等缺陷,还不能取代小鼠生物法。
 
  理化分析法
 
  理化分析法是将毒素分子通过碱性氧化成为荧光衍生物或有色生物后通过紫外或荧光检测系统进行分析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是zui常用的理化分析法。HPLC法检测不同PSP时采用不同的洗脱体系及洗脱方法,且衍生过程也不同。同小鼠生物检测法相比HPLC具有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需要根据小鼠生物测定法进行标定且缺乏PSP 分析的标准品是HPLC法的主要缺点。另外,影响HPLC法普遍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PSP 类似物的毒性种类都是的且类似物间易相互转化,判断样品中的原始或潜在总毒性较困难。
 
  免疫化学法
 
  20 世纪60 年代起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应用免疫检测技术检测PSP;80年代末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放射性免疫因交叉反应低,不能检测所有的毒素而未能得到推广。90年代初成功的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应用于PSP 检测主要以单克隆抗体(MAb)为基础。国外学者尝试制备PSPMAb 抗体及定量测定PSP,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PSP 为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性,需要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使其成为*抗原,再用来免疫动物。一般采用小剂量长周期免疫方案制备单克隆抗体。免疫化学检测法检出限低且干扰少,对样品前处理要求较低、简便、快速、特异、经济,因此具有*的推广价值。但免疫技术检测贝毒存在产生抗体的交叉反应、系列标准毒素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着该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且抗体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种毒素所建立,对于其他贝毒常常表现出较低的交叉反应,不能检测所有的贝毒等。
博奥通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火车站东路9号院内B座2079室
邮箱:abcd7388@126.com
传真:010-62441892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