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博奥通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网站!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3621157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文带您科学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一文带您科学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发布时间:2020-06-10      点击次数:178
   一文带您科学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并非来自贝类生物本身,而是贝类以有毒藻类为食,在体内积累、放大、转化而形成的赤潮生物毒素。贝类吸收毒素是无害的,因为毒素与贝类结合在一起。但毒素遇热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难被人体消化酶破坏,因此一旦食用,就会迅速释放,呈现毒性作用。
  贝类毒素由文蛤及其衍生物组成。已发现23种毒素。这种毒素主要来源于海水中有毒的赤潮甲藻,主要是亚历山大藻,此外还有多种甲藻、蓝藻和细菌与藻类共生。人们通常摄入和污染贝类毒素(如贻贝、牡蛎和扇贝)并引起中毒。据统计,每年约有2000起PSP中毒事件,死亡率高达15%。
  目前,麻痹性贝类毒素尚无专门的解毒方法,应科学、谨慎食用,不能随意食用。因此,你必须记住以下知识:
  1、虽然对贝类产品的监管非常严格。但我们也应该从自己做起,尽量通过大型商家等安全可靠的渠道购买贝类。
  2、在爆发高峰期(如赤潮期间),沿海地区的消费者(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不应采集、购买或食用野生贝类。
  3、受污染贝类内脏中贝类毒素含量普遍较高。建议烹调前先去内脏,只吃封闭的贝壳部分;同时保持饮食平衡,不要暴饮贝类。
  我们需要知道,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有毒的大分子化合物,它们通过食物链从海洋中的有毒藻类传递到浮游贝类等生物体内,并在体内积累。当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大量食用有毒藻类,其毒素在贝类中积累。当毒素含量超过人类食用的安全标准时,人们食用此类贝类产品时,往往会发生中毒风险。暴露在外的贝类,外观和口感都不新鲜,冷冻加热也不能*灭活。
博奥通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火车站东路9号院内B座2079室
邮箱:abcd7388@126.com
传真:010-62441892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